人生的阶梯
供稿/丁红华
如果说人生是环环相扣的链条,那么读书就会有阶梯。
这阶梯的第一步,便是青年时代的读诗。我们的读书,似乎都是从读诗开的头。不仅读,那当儿确乎自己也在写着的。梁实秋先生说:“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。在‘怨黄莺儿作对,怪粉蝶儿成双’的时节,看花谢也心惊,听猫叫也难过,诗就会来了,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。”
但是入世稍深,渐渐煎熬成为一颗“煮硬了的蛋”,散文从门口进来,诗从窗口出去了,因为“嘴唇在不能接吻的时候才肯歌唱”。
紧接着读诗之后,随着年龄的增长,青春的热情尚未全部落潮,就去读散文。散文是情感性质的,需要热忱的心去体验感应,等到散文失却了吸引力,记录人间悲喜剧的小说就受到我们的青睐。
小说读多了,事态冷暖也经历知晓了,光是原地打转不行,需要一种形而上的提炼和升华,哲学就来找我们。
读了哲学,人变得明快透彻,但还应保留一份稚嫩和天真。太彻悟了,心灵有了空虚,人生感到孤寂,总想皈依什么,那时忙不迭地寻觅宗教读物了。
一俟练达人情、洞察世事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,也就雅俗都赏、深浅不分了。杨绛女士说过,再俗的书,到了钱钟书先生手里,他也会看得哈哈大笑。
小孩子喜欢喝糖茶,老年人爱好品苦茶。读书大概确乎有着阶梯。曾经有人指出,读周作人先生平实冲淡的文章,需要用一种人生阅历去铺垫。
有人永远读诗。有人只读浓得化不开的散文。有人读读小说就够了。
只有一部分人,在读书的阶梯上不断地走下去!